学校简介
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是202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,于2021年3月挂牌成立的山西省第一所省属公办本科职业大学,是一所顺应时代发展需求,充满活力、蓬勃向上的新大学。学校办学理念先进、师资队伍雄厚、设施先进、设备一流、环境优美,地处山西省高校新校区,占地1122亩,固定资产总值38.5亿元。
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恪守“厚德精技 励学笃行”校训,坚持职业教育属性、特色和定位,紧紧围绕教育强国、教育强省战略目标,着力培养具有浓厚职业精神、创新精神、工匠精神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。学校面向全国部分省(市、自治区)招生,招生类别分为职业本科、专科、“三二”转段、专升本、对口升学、高本贯通、五年制衔接贯通七种。现有全日制本、专科在校生30000余人。
学校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,瞄准山西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,围绕产业链打造专业链、人才链,依托人才需求旺盛的交通运输、装配式建筑、信息技术、经贸和文化艺术领域,重点建设建筑工程、道路与桥梁工程、古建筑工程、工程管理、新能源汽车、智能制造、信息工程等为主的14个特色专业(群)。现设有42个职业本科专业,40个职业专科专业,20个二级学院。现有国家级重点建设和试点专业11个,省级重点与示范专业12个,3个省级特色专业群,5个省级品牌专业,山西省“1331”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个。
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,坚持引育并举,以良好的用人环境和广阔的职业前景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聚集。近三年来,全职引进博士、专家、行业企业高工等高端人才110余人。学校着力打造以“双师型”为重点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,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70%以上。开展教师能力培训工程,推动教师培养由项目化培训向体系化培训转变,对接“1+X”证书制度试点。一支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“四有”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正在茁壮成长。现有教职员工1700余人,专任教师1200余人。
学校坚持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着力打造现场工程师、现代学徒制、“岗课赛证”“1+X”证书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,突出学生岗位实操能力训练,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、职业生涯拓展能力和幸福生活创造能力。学校建有全国党建样板支部1个、国家级课程4门、“十四五”规划教材25部、全国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1个、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。建有国家(省)级现代学徒制试点7个、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2个、省级产教融合共同体3个、省级特色产业学院4个、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、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(高水平实训基地)5个、省级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2个、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。与中铁、中建、京东等大中型企业(集团)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,共建校内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00多个。近三年,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90%以上,被教育部评为“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”。
学校持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,独立获批山西省教育厅“交通低碳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、山西省交通运输厅“交通职教研究中心”等科技创新平台,成为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首批备案单位,与深圳科创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形成跨区域协同创新,与山西省教授协会合作建立“科技成果转化基地”。在“智慧交通、古建保护、智能建造、新能源汽车、新材料、物联网、质量帮扶、品牌创新、乡村振兴”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科研积累,科研服务和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,年均纵横向科研经费到账额达1000余万元。
学校持续提升社会服务质量,面向成人开展专科、本科学历继续教育,设有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专科直属函授站、长安大学专升本函授站、北京交通大学网络教育教学点。建有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中心、公路水运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考核基地,山西省汽车检测维修人员职业水平考试考点,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型技术咨询服务、考试考核、短期培训。近年来,累计为行业企业培训8万人次。2022年获批为“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”。
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,对接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与非洲五国建立“中文+职业教育国际化”的三方合作,开发教材,举办海外教育中心,培训非洲职业课程教师。积极与国外中资企业及当地高校、企业合作开展“职教出海”项目,培养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技能人才。
新起点新征程新使命,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,紧抓职业教育在建设现代化强国征程中大有可为、大有作为的大好机遇,精准对接区域产业优化升级需求,树立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探索新发展道路,朝着立足山西、面向全国、走向世界的建设目标,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、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示范性本科职业大学。